整个北京,有很多小区的价格回到2016年,大部分小区价格都下调了10-30%不等,30%基本就是触底,但价格腰斩的小区比较少,要么是个案房源,要么是“三无”老旧小。
为什么10月份整个北京的二手成交量起来了?挂牌量一直在降,就是因为不少人根据自己的判断开始下场了,优质房源和小区的成交开始放量了。
需求是存在的,交易也同样不会消失,只会提前或者推迟。
海淀西二旗、朝阳望京、亦庄经开区,谁都避不开这一轮的调整。北京大兴楼盘亦庄金茂府19年入市,同板块的京叁21年入市,单价都是6w+。
京叁最新的成交单价是7w,跟半年前北京买房的价格是持平的,10月底成交的那套,因为是低楼层,而且大面积、简装,所以单价被拉到了6.3w。
唱衰喊高都没有意义,只有真金白银去交易的数据才能说明问题。市场给出的价格是综合所得。目前市场给京叁的定价就是7w/平,低于招商玺7.7w/平的网签价,也同样低于金茂府7.7w/平的成交价。
它们的差距在哪儿?就在户型、产品、原因、会所。因为整个亦庄河西板块,公共资源是共享的,没有多大的区别。
价格在仍和交易市场都是动态的,刻舟求剑心态在楼市里尤其不可取,要么止损、要么止盈、要么等待复苏。10w+的亦庄金茂府去年卖得出去,但今年就必须7.7w,京叁、招商玺同理。
每一个行业都会有正常的周期轮动,日光之下无新事,悲观者正确,乐观者前行。